獨行月球投資周期為兩年,票房收益在電影下映后的6個月左右結算。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所有的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國家稅收,5%的電影專項基金,剩余的52%左右為院線收益,投資者的收益為36%-40%,乘以個人的投資占比,就是這部影片個人所得的票房收益部分。
優秀的影視作品都需要具備以下幾點:
1、總投資成本不能過高,講究性價比,一部低成本電影無需很高票房就可回本,收益空間大;《獨行月球》3億成本,只要9億票房就可以回本,而業內預測這部電影能有20-30億票房。
2、題材受眾是對票房的基本保障,目前市場上偏愛喜劇和軍事類電影,二者各占半壁江山,冷門題材少碰,不是不碰,要綜合衡量!《獨行月球》作為一部科幻喜劇電影,題材是相當能吸引人的。
3、制作陣容,包括演員,當然一線演員出演自帶流量,對票房也是有加成的,要綜合考量明星演員對票房的作用,老戲骨更具備穩健性。沈騰、馬麗活躍于熒幕上也有很多年了,都是相當出色的喜劇演員。
4、滿足上面三條就基本可以說是一部好的優秀影視作品,配合一個好的導演,能讓整部電影更有質量,讓電影作品錦上添花!導演張吃魚,也是開心麻花骨干級別導演了,之前導演的《羞羞的鐵拳》也是收獲了很大的成功。
5、宣發包括宣傳和發行,宣傳就是為一部影片宣傳對接的主要就是各類媒體,宣傳影片的知名度、口碑度、話題性,版權份額對接。發行是指電影片的出售、出租活動,放映排片,哪里有流量,哪里就有電影宣發。開心麻花的宣發、排片肯定不存在問題。
承擔拯救地球重任的馬藍星在堅韌的外表下,也擁有著細膩柔軟的內心。在與其他演員碰撞出喜劇效果的同時,馬麗也很注重角色的內在與生命力。為準確刻畫人物內心,馬麗與張吃魚導演反復討論、打磨細節。與導演意見相左時,馬麗會把兩人想要的表演方式都演一遍,并坦言“不拍出來,永遠不知道哪個是z合適的”。特輯中,馬麗將馬藍星演繹得生動而鮮明,文能一秒落淚,武能打翻葫蘆絲兒,收放自如,魅力十足。飾演葫蘆絲兒的黃才倫也直言,馬麗角色的反面拉伸,不僅增強了影片的喜劇效果,更是電影“情感上的壓艙石”。
獨行月起作為沈騰跟馬麗時隔七年的再次合作,不知道又會為我們帶來怎樣的歡聲笑語,但是有他們倆的地方就會有歡笑,讓我們一起期待電影的官宣定檔,屆時一起走進影院吧!看好獨行月球這部電影的朋友,可以添加影視顧問寧馨咨詢(15627955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