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要國家和地區持續發力推動工業互聯網發展,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成為各國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著力點。工業互聯網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激發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活力。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接下來還會面臨很多的技術、應用、產業、商業的挑戰,為此要多角度發力保證工業互聯網的發展。” 在12月26日舉行的“2020中國信通院ICT深度觀察報告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互聯網與物聯網研究所副所長李海花表示。
工業互聯網加速裂變升級
工業互聯網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的不斷涌現,激發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活力。工業互聯網是區域經濟體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組成與實現途徑,也是各國搶占競爭制高點的重要抓手。李海花表示,工業互聯網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德國和日本在2019年都發布了相關的戰略,歐盟簽署了關于工業4.0轉型發展的聯合宣言。
李海花介紹,在安全層面,圍繞工業互聯網安全認證、數據安全成為產業界探索的重點,在工作中安全和具體芯片和設備結合,形成內生的安全,是很重要的趨勢。區塊鏈在工業互聯網領域也有很多的動作,以美國標準化組織為代表,在2019年發布了區塊鏈與制造業結合的報告,德國政府發布了區塊鏈的戰略,同時日本產業聯盟在新的架構里面,也引入了區塊鏈技術來推動分布式數據的共享。IBM、波音、西門子等大企業也在建立自己的區塊鏈網絡和平臺,以探索區塊鏈與供應鏈管理、設備管理、數據共享的結合,全球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持續的升級,原有的傳統產業環節、智能裝備、智能傳感與網絡、新興工業軟件等,和ICT結合包括邊緣計算、工業互聯網都成為新的熱點。
在李海花看來,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正在裂變升級,生態合作形式更加多元豐富。從公司自身建設系統發展為主,轉向牽頭合作伙伴和上下游的協作,以政府為背景的工業互聯網聯盟,包括我國國內的聯盟,有很強的政府背景推動產業生態的發展。整體來看,訂閱模式會加速發展,成為非常重要的組織方式。同時開源項目成為國際國內一些大的公司在積極參與開源來實現代碼的協作、快速的開發和應用。
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李海花表示,工業互聯網涉及到設計、生產、設備維護、企業經營管理等環節,各個層面都有應用。其廣泛應用于石化、鋼鐵、電子信息、家電、服裝、機械、汽車、裝備、航空航天等垂直行業和領域。2018年工信部組織評選出72家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項目,覆蓋超過15個行業。
目前,工業互聯網產業體系雛形初步顯現,工業互聯網網絡、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互聯網安全、智能裝備、工業自動化及邊緣計算、工業軟件與APP成為核心六大領域。
工業互聯網領域有眾多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激發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活力。例如,海爾通過連通用戶和生產銷售物流全環節,按需生產和配送,實現大規模定制生產,實現了降本增效。
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和網絡大國,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和與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和創新發展,推動生產制造服務體系升級、產業鏈延伸和價值鏈拓展。
李海花表示,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將產生疊加倍增效應,助力企業實現遠程協同管理、產品服務化、供需對接實時化、智能化生產和管控精細化、無人化。
在5G+工業互聯網方面,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浙江、福建等地都將5G與工業的融合應用作為產業規劃的重點,融合應用在19個省市已經開通,應用類型已多達20種以上,涉及制造業、能源電網、智慧港口等領域。
基于此,當前專業服務企業、制造企業、工業技術解決方案商、ICT企業等各類主體都在積極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李海花透露,國內現有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已有數百家,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平臺超過70個。與此同時,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核心能力與服務水平顯著提升,平均工業設備連接數達69萬臺。
李海花指出,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離不開網絡、標識、平臺、安全的全面創新探索,在網絡側,OPC UA+TSN作為產業界共識,5G與邊緣計算相結合成為工業互聯網新的探索方向;標識在工業互聯網應用將體系化,分布式架構成為新熱點;互聯網平臺已經實現邊緣與云端深度協同,應用創新支撐成為提升重點;安全測試、安全認證、數據安全成為研究重點。
李海花指出,隨著工業互聯網的發展,貼合垂直行業需求的網絡礎設施設將成為重點,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網絡的互聯互通將成為建設熱點。隨著運營商面向垂直行業的質量網絡建設提速,未來5年將需要建設跨運營商、跨云的高質量互聯互通設施(包括交換中心和直聯點),解決重要支撐系統和平臺跨運營商的高質量、高可靠高安全的網絡和數據互通服務需求。
其次,面向垂直行業的區域網絡將成為建設熱點。基于“5G+工業互聯網”在垂直行業應用的企業專網、行業切片,能切實解決工業企業無線部署可靠性、安全性要求,將成為“5G+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未來5年,全國2萬多個工業園區將完成面向工業互聯網的網絡改造升級,成為TSN、邊緣計算工業光網絡、確定性網絡(DETNET)、5G MEC、WiFi6等新技術落地的重要應用場景。
四大產業難題依然掣肘
據李海花介紹,黨中央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發展,工信部牽頭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各地方也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政策體系的不斷完善將引領產業創新發展。
“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能力建設關乎全局,我國要加強政產學研多方協作,加快工業互聯網安全頂層設計、技術保障體系、產業安全支撐等布局和協同推動。” 李海花表示。
李海花表示,要全方位推進安全工作,持續做好《加強工業互聯網安全工作的指導意見》宣貫及落實工作,推動構建綜合安全保障體系。在政策法規方面,通過運行監測、數據管理等方式完善監管方式,通過財稅補貼、基金扶持等方式提升應用積極性;在支撐能力方面,通過聯合攻關、成果落地等方式打造工業互聯網應用推廣極致,通過短板突破、平臺培育等方式改善供給水平;在保障要素方面,通過共性標準、分行業特性標準等知道工業互聯網實踐,通過人才培養、引進等方式提升滿足應用部署需求。
“工業互聯網正步入攻堅克難的重要階段,仍然面臨一些挑戰。技術方面,IT與OT技術融合上,部門新興技術解決工業問題的有效性有待驗證;應用方面,企業工業數字化、網絡化基礎薄弱、行業通用解決方案數量有限,專業人才匱乏;產業方面,企業協同創新合作不夠深入,產業生態建設有待加強;商業方面,前期資金投入規模大而短期收益有限,投資回報周期長,目前企業盈利模式較為單一。”李海花強調。
針對這些問題,李海花建議,工業互聯網前路漫漫,需要不懈求索,這些發展中的問題不是一個企業能夠獨立解決的,需要政產學研用金加強協同、合力突破。